今日处暑|宜消暑、润燥、睡好觉,学点规矩,好处自己知道!
2024-08-22 10:40 阅读量:91

处暑,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处”含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此时昼热夜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万物开始由“生长”向“收藏”转变,为阳气的收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语说“夏尽炎气微,火息凉风生”,这是一个凉热交替的季节,人体需要不断调节适应,调节不当则容易生病。
 



 

01  起居调护


早卧早起,适度添衣。
 

处暑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应比夏季多睡1 个小时。“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午睡也是处暑时的养生之道,通过午睡可弥补夜晚睡眠不足,有利于缓解秋乏。
 

处暑后,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大,许多慢性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复发,年老体弱的人群容易受凉风侵袭而伤肺,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因此,要特别留意温差变化,及时加减衣物。
 


 

02  饮食调养


滋阴和祛暑并重。
 

可多食用蜂蜜、银耳、百合、芝麻、牛奶、鸭肉、莲藕、荸荠、甘蔗等滋阴润肺食物适当增加酸涩之性的水果,如雪梨、石榴、柚子、柠檬等,防止秋燥伤肺。对于地处南方的人群,湿热仍较盛,可以吃山药、薏苡仁、芡实一类养脾化湿的食物
 


 

03  情志调养


神志安宁,保持心态平和。
 

处暑时节,人们容易因为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悲秋的情绪。过于悲伤则易伤气,日久使人意志消沉,免疫力低下。因此,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以安神定志。
 


 

04  运动锻炼


轻松平缓,不要过度。
 

处暑之后,秋高气爽,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平时可选择散步、登山、太极等平缓的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否则会因气血过度消耗而适得其反。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晚,中午室外天气炎热,要避免户外活动。
 


 

05  养生保健


经络按摩,防治疾病。
 

拍肺经:空心掌从中府穴至拇指指端的少商穴方向顺经拍打,可着重在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等肺经五输穴处多拍打几次,可以促进肺气的宣发肃降。
 


 

按揉迎香穴: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进行搓摩,减少鼻腔不适、鼻塞流涕。
 


 

按揉太阳穴:将手掌搓热,贴于太阳穴,稍稍用力,顺时针、逆时针各转揉10~20次,可以提神、醒脑、明目,解秋乏。
 


 

按揉太冲穴:用大拇指按揉太冲穴,可以疏肝解郁,缓解处暑带来的焦躁感。
 


 

按揉三阴交:三阴交是脾经的经穴。每天上午9:00~11:00,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10分钟,能化湿气、健脾。
 


 

· END ·
 

* 注意: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的效果也会有区别。

*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