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入伏了,接下来将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天气热,也意味着阳气盛。所以,如果家里的孩子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反复感冒等问题,一定要把握住现在的机会。

中医绿色疗法
小儿“稚阳”之体,三伏天时,孩子机体阳气比较充沛,体表经络中的阳气也比较旺盛,脏腑气血通畅。
这时除了要保证孩子的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和科学运动以外,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增强体质自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三伏推”“三伏贴”“三伏灸”等多元化方法,针对小儿穴位、经络、脏腑进行综合调理,可以达到鼓舞阳气、祛除寒邪、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提升体质、扶阳助长的目的。

哪些孩子适合三伏天调理?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小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辨证分型属阳虚或实寒的病症。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腹泻、腹痛、厌食和消化不良以及慢性胃肠炎、寒性胃痛等体质属虚寒状态者。
其他:抵抗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过敏体质、睡眠不佳、遗尿等。
0~5岁的孩子首选“三伏推”
三伏推:是以小儿推拿这一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于每年夏季三伏时节开展的推拿疗法。通过辨证施治,针对孩子现有问题进行针对调理,以达到最佳疗效。
1.推揉板门——调理脾胃
操作:用拇指推法自拇指根部(即虎口)推向腕横纹称为推板门,具有止泻的效果,反之为止呕。用拇指或者中指指腹按揉,称为揉板门。

2.摩腹——理气消食
操作:腹部的穴位主营吸收,用手掌或者4指螺纹面顺时针摩动,3~5分钟为宜,有健脾和胃,促进消化的作用。

3.按揉足三里:强壮身体
操作:足三里是胃经的大补穴,用拇指按揉100~150次,具有调理脾胃、强壮身体、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4.捏脊:调理五脏
操作:捏脊可刺激五脏六腑的背俞穴,畅通全身气血,增强体质。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从下往上捏脊,边捏边放,每捏3下可以将脊背的皮肉提1下,10~15遍为宜。

5.工字擦背
操作:工字擦背包括横擦项背之交、直擦脊柱、横擦腰骶部三个部分。操作至透热即可(记得要涂抹介质)。该手法作用于督脉、肺部及肾脏一些重要的穴位,不仅能够补益肺气,提升孩子抵抗力,还能提升阳气、行气活血,起到调和脏腑、促进生长的作用。

5~12岁适合三伏灸、三伏贴
三伏灸:三伏之时以艾灸的方式,利用其温热性质,刺激穴位、经络,温补脾肾、祛除寒邪,激发孩子自我恢复能力的中医外治法。
常用的艾灸穴位包括身柱、大椎、中脘、神阙等。这些穴位有助于调理孩子的肺、脾胃等功能。

三伏贴:三伏之时通过特制适合儿童体质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的腧穴,调节小儿脏腑功能,充实儿童身体阳气、增强抗病能力的“内病外治”中医疗法。三伏贴适合本身有虚寒性问题的孩子,体质偏热、阴虚火旺、湿热体质的孩子要谨慎使用!
脾胃虚寒、易生病、抵抗力差、瘦小,贴大椎穴、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穴。


注意事项
可每一伏各调理1次为一种方案,或每伏每间隔2~3天调理1次(即每伏间断调理3次)的方案。
因小儿体质、病症差异化,具体调理方案建议由中医医生依据具体病情辨证调理。不同情况配以不同药方和穴位,药物贴敷及艾灸时间长短应遵医嘱。
不适宜调理的情况
1.发热并伴有咳嗽、流涕、咽痛等急性感染症状。
2.有严重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疾患;或皮肤有破损;或对贴敷胶布、药物、艾灸过敏者不宜。
3.有严重器质性疾病。
-END-
* 注意: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的效果也会有区别。
*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