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来临,为了应对高温酷暑,人们常喜欢以冷制热,其实这是个误区。空调和冷饮虽能带来片刻的凉爽与舒适,却可能在无形中对身体造成伤害。

中医认为,夏日里人体的阳气趋向于浮在体表,而内在五脏六腑却是一片阴凉,此时应该用温热的东西去温暖它,以达到内外平衡,而不是用冰凉的东西加剧阴阳失衡,让它雪上加霜。所以,适时调整生活习惯,选择更加自然和谐的方式,才是安然度夏的智慧之选。

夏季贪凉最伤哪儿?
吹空调贪凉会热伤风,贪吃冷食伤阳气,睡觉贪凉寒邪上身,运动后贪凉寒湿入体……
夏季养生,以热制热
1 温水洗澡
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而觉得更热。建议大家洗温水澡,选择与体温相近的水温,即35-37摄氏度。这样的水温,可适度刺激皮肤血管扩张,比冷水澡的降温效果更明显,对人体也更健康。
2 温热毛巾擦汗
夏季易出汗,最好用温热毛巾擦汗。如果用冷毛巾擦,皮肤受到冷刺激,导致毛孔紧闭,毛细血管收缩,体内积热散发不出来,容易使人产生烦热的感觉。
3 温水泡脚
温水泡脚可以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泡脚的水温不宜过高,保持在40-45摄氏度为宜,水量以没过脚踝为宜。
泡脚时可双脚相互摩擦或用双手按摩足背、足心,并由下至上按摩小腿,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

4 艾灸温补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艾叶苦辛,性温,是自然界阳气最足的植物,具有纯阳之性,善补阳气。夏季是天地阳气旺盛的时候,此时加上艾灸的热力,祛湿排寒、温阳补虚效果翻倍。大家可艾灸以下穴位:
大椎穴,为“诸阳之会”,艾灸此穴能疏通诸条经络,振奋一身阳气,提高人体免疫力。

中脘穴,为胃经募穴,可以调节胃气和脾气,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胃肠功能。

神阙穴,位于脐中,是人体生命之门,艾灸此穴有温通元阳、健脾除湿、益气养血、延缓衰老的作用。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艾灸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5 少吹空调
长期在空调房内,易患鼻塞、流涕、头痛、颈椎不适、关节疼痛等空调病。夏季在使用空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室内温度26℃左右比较合适;肩颈、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搭个披肩保护;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窗户透气。
6 喝热粥
夏季湿暑交加的环境往往让人没有食欲,这时可以自制养生热粥,不仅解暑生津,还能调养脾胃。山药、莲子、绿豆、百合、薏米、荷叶等都是不错的食材。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2-3种食材与粥同煮。清热解暑的绿豆荷叶粥,养心安神的百合莲子粥,健脾祛湿的薏米红豆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7 喝热茶
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饮用热茶可明显地消暑解渴、清热凉身。此外,茶叶中的茶碱成分有利尿作用,排尿也能带走身体的一些热量。
END
* 注意: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的效果也会有区别。
*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