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怎么感觉自己变丑了?
脸部好像有点暗黄
爱出油还冒痘
黑眼圈似乎也更重了
……

如果最近照镜子有这种感觉,别大意!可能是肝脏在“报警”!
为了守护女生们的颜值,话不多说,直接开讲~
人的形体容貌是内在脏腑功能的反映,脏腑健康,形体容貌就健美,耳聪目明,健康长寿;脏腑功能弱,就会出现精神不足、气色不佳。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为藏血之脏,司血海,主疏泄,有调节任脉,调节情志,调节血量和储藏血液的功用。如果肝脏的疏泄功能失调了,气机不畅,气不行血,面部皮肤得不到滋养,就会出现诸多皮肤问题,甚至是出现提早衰老。

如果脸上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暗示肝不好。
痤疮
肝不好也会出现痤疮?没错,如果肝气不舒及肝火旺,可能会导致皮肤出油增多,引发痤疮,需要好好清一清。
黑眼圈
肝脏的本色是青色。当情绪不好时,肝气郁滞、气息不畅就可能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影响肝脏体内色素的代谢,体内黑色素的含量升高,会造成皮肤上的黑色素沉淀。眼周的皮肤比较薄,更容易造成色素沉淀,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眼圈会越来越明显,颜色越来越深。
皱纹
肝在五行属木,性喜条达,喜欢疏通、顺畅。如果肝气郁滞,就会抑郁不舒、愁容满面,表情纹就会加重。肝郁日久就会化火,人就容易烦躁易怒,面有凶相,川字纹、刀疤纹等都会慢慢出现。
脱发
肝为血海,发为血之余,只有肝的功能正常,才能运行血液濡养肌肤毛发,毛发才会乌黑亮丽。如果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毛发营养供应受到阻碍,就会出现毛发枯萎、稀少、脱落等情况。
想要有美丽的外貌,就要有好的肝脏。这里提供一些养护肝脏的实用建议,供大家参考。
穴位养肝
肝俞穴,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能疏肝理气,养肝明目。

太冲穴,在足背部第一、二趾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主治与肝郁气滞有关的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

大敦穴,在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可疏肝理气,缓急止痛。情绪不佳时,也可按此穴来舒缓情绪。

期门穴,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有疏肝清热,利胆和胃健脾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穴位,先左后右或者双侧同时按揉,每次左右两穴各按揉3~5分钟,以有酸胀和发热感为宜。
休息养肝
养肝的最佳方式就是好好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只有身体处于休眠状态时,身体内部分血液才会回归肝脏,濡养肝脏,为新的一天蓄积能量。
食补养肝
少吃辛辣油腻食品,少喝酒,少吃药,可以食补养肝。中医认为酸味入肝,一些酸性食物如山楂、乌梅等,具有保肝敛肝之效,可以酌情选用。中医认为青色应肝,因此平时可适当吃一些绿叶蔬菜,例如菠菜、青菜、芥蓝、青瓜等,达到滋阴润燥、疏肝养血的功效。
养血养肝
肝藏血,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与血的濡养十分密切,因此要注意养血。很多女性因为气血耗伤太过,面色出现发黄、暗淡,因此要加强营养补充,适当吃大枣、阿胶等养血之品。

从现在开始就好好爱护我们的心“肝”宝贝吧!
* 注意: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的效果也会有区别。
*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