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中风日|预防中风,常灸这几个穴位,保护家人健康必备!
2023-05-25 17:16 阅读量:66

 

每年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

中风又称“脑卒中”

是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我国因病死亡的人群中

每5人里就至少有1人死于脑中风

……

中风有哪些先兆?

导致中风的原因有哪些?

又该如何预防中风呢?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它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者是脑血管阻塞而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包括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脑出血"和"脑梗死"。其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占了百分之七八十。
 


 

脑中风在人类死因中占据第二位,存活者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比如半身不遂、语言功能障碍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

哪些人容易中风?

1、高血压:是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80%的中风病人有高血压史。

2、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常同时伴有脑动脉硬化。

3、糖尿病:约有10%~30%的中风病人患有糖尿病。

4、脑动脉硬化:是中风发生的基础。

5、其他:年龄、肥胖、吸烟与饮酒、性情急躁、气候与季节等都是危险因素。

中风有哪些先兆?

脑中风发生前几天甚至几星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先兆(学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一般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根据“中风120口诀”和“BE FAST口诀”识别脑中风早期症状简便有效。
 

“中风120”口诀

“1” 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 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 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BE FAST口诀”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如何预防中风?

中医强调治未病,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因此对中风先兆,可采取艾灸穴位的方式进行干预,以防微杜渐。除此之外,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中风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也是预防脑中风的重要方式。
 

01艾灸穴位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穴与解溪穴连线上。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足阳明胃经被称为多气多血的经络。艾灸此穴,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气血流动,迅速改善血流的高粘滞状态,对肢体麻木症状较具针对性。
 


 

百会穴属督脉,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该穴位于头顶,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头部供血经脉通畅了,中风的风险也就降低了。
 


 

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的要穴,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是全身血液进入头部的通道。艾灸风池穴具有抵挡风邪入侵、疏通经络、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邪、肝风上扰所致的头部疾病。
 


 

点燃艾条,距离双侧足三里穴、百会穴、风池穴约3cm处进行施灸,以局部皮肤觉得温暖,又不过烫为宜。每穴艾灸5分钟,每周至少进行2次。
 


 

02 重视“五高”

预防中风先从防“五高”开始,“五高”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稠度、高血尿酸。定期测量血压、血糖等,并在医生指导下服药,阻止病变进展。
 


 

03 健康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忌烟限酒、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心态平和。
 


 

*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