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胃日|伤胃的7个坏习惯,90%的人都有!中医来教你守“胃”健康!
2024-04-09 15:31 阅读量:158


胃痛、胃胀、烧心、消化不良……

可是好端端的,胃怎么就受伤了呢?
 



(胃之所以爱闹腾,是在用它的方式默默关心你呀!)

其实,你对自己的胃可能根本就不好。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生活习惯,都在狠狠地伤害你和胃之间本就脆弱的感情。
 


下面为大家总结了7个伤胃的坏习惯,快来看看,你中了几项↓↓↓
 

饱:饭过饱或临睡前吃夜宵,不仅会影响睡眠、导致肥胖,还会迫使胃肠道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胃液分泌过量会腐蚀胃黏膜,长期如此可能导致糜烂、溃疡等疾病。三餐比例应为早餐占三成,午餐占四成,晚餐占三成。
 

晚:不按时吃饭,到饭点时分泌出的胃酸没有及时被食物中和,会导致消化性溃疡。吃完饭就睡觉,胃肠道没时间消化食物,也会导致消化功能异常。晚餐至少两小时后再睡眠,所以最晚在8点前吃完;另外一日三餐亦要定时,这样可以形成固定消化液分泌高峰。
 

忍:现在得胃病的人很多,胃疼了就吃点药忍忍。这样可能使小病发展成大病。其实,胃部不舒服就是身体在报警了,这时就要看医生。
 

快:吃饭快,食物咀嚼不细,很容易损伤消化道黏膜,产生慢性炎症,还会造成胃动力下降,增加癌变的可能。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也要再次强调:细嚼慢咽!
 

冷:进食生冷食物后,胃部毛细血管遇冷急剧收缩,胃液分泌减少,致使消化功能紊乱,容易引起腹痛、腹泻和胃痛。平时最好少进食凉物,如果是吹空调,或者是天冷出门,也一定要用衣物护住肚子,以免着凉。
 

坐:运动有助于胃肠的蠕动,能帮助消化。刚吃完饭不适合埋头工作,因为工作时血液供给大脑,胃肠得不到消化所需的循环血量,十分影响消化。吃完饭后两个小时内,建议散散步,可以促进食物消化,但剧烈运动就不要参与了。
 

烫:滚烫的热食进入胃里,会损伤黏膜,时间一久,有可能引起癌变。为了避免对口腔、食管黏膜的烫伤,减少食管癌的发生,不要吃热烫的汤饭。刚出锅的菜凉一凉再吃,不着急。
 


脾胃乃后天之本,负责身体内气血的生化和水利的运转,毫不夸张地说,胃部健康关系着人体全身的营养供应。下面分享4个“养胃穴”,经常按一按能帮助我们健脾养胃调养身心。
 

1、足三里穴:缓解胃胀痛、促进食欲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四横指)、胫骨边缘,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专门治疗胃的病症,比如胃胀、胃痛、食欲下降等。
 



【按揉手法】双手分别在同侧下肢取穴,食指点压足三里穴,或者大拇指或中指轻揉、按压,至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次约5分钟。
 

2、腹哀穴:加速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腹哀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腹部中线旁开四指,肋骨下缘的地方,触摸肋骨下缘会摸到明显的颗粒感。经常按一按腹哀穴,有利于加速胃肠蠕动,缓解胃肠不适。
 



【按摩手法】把手掌放在肋骨下缘,沿着肋骨的边缘擦。注意不要隔着太厚的衣服,最好直接放在皮肤表面,速度不限制。
 

3、鸠尾穴:松懈腹直肌,养心又暖胃
 

鸠尾穴位于上腹部,剑胸结合下1寸。当我们出现焦虑、心悸烦躁、睡眠不好等表现,胃肠功能也会受到抑制,蠕动减缓,这个时候按一按鸠尾穴,可以松懈腹直肌,养心又暖胃。
 



【单治胃的手法】用刮痧板圆润部分从上往下刮拭鸠尾穴,松解腹直肌,改善胃肠功能。一般刮5—10分钟,有酸胀感为宜。

【心胃同调的手法】用刮痧板的尖头部分放在鸠尾穴,颤动穴位,松解横膈肌,改善心悸、焦虑症状。
 

4、章门穴:和胃理肠,强健腹部
 

章门穴是脾的募穴。屈肘,双手夹住两胁,肘尖平行过去,和肋骨交界的部位,十一游离肋端就是章门穴。越是脾胃功能异常的人,这个位置越酸痛。经常按一按可以和胃理肠,强健腹部。
 



【按揉手法】双手放在髂骨和肋骨之间,有节奏的捏腰,稍微用一些力,左右两边交替进行,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宜,经常按一按,没有时间限制。
 

俗话说,10个人里9个有胃病。春天养好胃,健康一整年!这张养胃时间表照着做,每天尽力坚持,可让健康受益。
 

7:00 — 喝杯温开水

约100毫升即可。不宜喝凉水,以免对胃部造成刺激。
 

7:30 — 早餐不能省

一份好早餐应包含谷类、奶类、肉类、豆制品、水果和蔬菜等。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状态下损伤胃黏膜。吃的速度不宜过快,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持续 20~30分钟。
 

10:00 — 起身走一走

放下手中工作,小歇片刻,做一些简单的肢体放松运动,有助于早餐消化。顺便喝点水或吃点水果,可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废物排出。
 

11:30 — 午餐补蛋白

午餐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制品。饱餐后宜站立一会儿,不要坐卧或下蹲、弯腰,以免腹压过高诱发胃食管反流。餐后不宜立即快走或奔跑,以免引起胃下垂或腹部痉挛痛。
 

13:00 — 打盹儿助消化

如果有时间最好能美美地睡个午觉,只要半个小时即可。但最好别趴在桌上午睡,以免压迫腹部,造成胃肠胀气。
 

17:30 — 晚餐宜清淡

进食量以七分饱为好,并注意补充杂粮和新鲜蔬菜。因为晚上睡眠中,胃肠运动减慢,如果进食太多,不但易导致消化不良、肥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19:00 — 晚餐后站立半小时

胃食道反流患者尽量不要饭后立即躺着或坐下,这样胃酸会反流到食道,使症状加剧。餐后站半小时,可以出去散散步,但不要剧烈运动。

END

* 注意: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的效果也会有区别。

*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