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2月19日,我们迎来了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春季属肝,肝主生发,肝木易克脾土,注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雨水节气,湿邪较重,养生重在防湿邪、调脾胃。抓住节气的转换,养生保健,身体才能更健康。
起居:通风补阳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因此,居室应勤通风,注意保持整洁干燥。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冷水,适当“春捂”,以防湿寒入侵,引起关节酸痛或其他不适。可以适当晒太阳,尤其是背部,以补充阳气。

饮食:省酸增甘
《备急千金要方》中云:“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养护脾胃,宜适当多吃甘味食品,可选择山药、茯苓、百合、南瓜、大枣等,尽量少食影响脾胃功能的酸涩、油腻食品,避免摄入寒凉的食物,比如冷饮或西瓜、生梨等寒性水果,以免影响阳气的升发。
《千金月令》中所说:“春月宜喝粥”,粥类素来有健脾利湿、养胃和胃的功效。“雨水”前后服用养生粥对调和脾胃大有益处。如胡萝卜南瓜粥、薏苡仁党参粥、山药红枣粥、芡实莲子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穴位按摩:疏肝健脾
有些人在春天胃口不好、气血不足,可能原因不在脾胃,而在肝。
肝气影响到脾胃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肝郁脾虚,出现腹胀纳呆、大便稀溏、情绪不佳等症状;第二种是肝胃不和,出现胃脘胀满、便秘等症状。
疏肝
逆推肝经,疏肝解郁、清泻肝火。先找到第一、二根脚趾之间的【太冲穴】和【行间穴】,然后用大拇指指尖逆着肝经循行的方向,从太冲穴向行间穴推揉,每天先推2~3分钟,再每个穴位揉按2分钟,穴位有酸胀感即可。



健脾
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便秘,逆时针按摩腹部缓解腹泻。在我们的腹部肚脐位置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神阙】,它跟脾胃的运化密切相关。所以在按摩的时候,可以以肚脐为中心向外揉,力度适中,每次3~5分钟即可。


-END-
* 注意: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的效果也会有区别。
*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