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
第十八个节气
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霜降时节天气由凉转寒,降雨显著减少,气候也越加干燥,此时养生当以平补润燥、强身御寒为重点。
霜降·滋阴润肺防秋燥

秋冬季偏燥,燥邪容易耗伤津液,使人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症状。
滋阴润肺是秋季防燥的主旋律,要防秋燥,饮食上记住八个字“少辛增酸,滋阴润肺”,可吃一些秋季时令水果,比如橘子、葡萄、山楂等;在生活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肺气,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霜降·适时保暖防寒腿

霜降时昼夜温差变化增大,寒邪容易凝滞关节,使得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于关节健康不利,所以霜降后要格外重视保暖。特别是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四肢保暖。
年轻人也要少露脚踝,脚踝是三阴经交汇的地方,容易因保暖不当导致疾病出现。
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对于身体阳虚、气虚的人,可用艾叶、花椒、干姜等温热之品煮水沐足,能起到很好的温经通络、祛寒保暖的功效。
霜降·调养脾胃促吸收

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只有脾胃的消化和运化功能足够强,进补的东西才能真正为人体吸收和利用。
中医认为,健脾补肾益肺的山药,还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芡实,健脾补肾的栗子,都是此时节的进补佳品。另外,薏米、红枣、核桃仁、扁豆、黑豆等,也是很不错的食品。
霜降·穴位按摩保健康
人体生理活动随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改变,在秋季,燥邪与风邪易侵犯人体,诱发感冒、鼻炎等疾病。平时大家可以通过穴位按摩进行保健预防。
防感冒:按摩合谷穴、曲池穴等穴位可预防感冒。


防鼻炎:常按迎香穴可宣通鼻窍,预防鼻炎发作。

提高免疫力:常按足三里穴可提高免疫力,健脾胃,扶正固本。

滋阴生津:燥邪易伤阴津,可常按三阴交穴,以滋阴生津、润燥清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