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体检,我们都会被ju一针,抽走好几管子血,其中血脂一般都是必测项目。
不少人在体检中查出“异常”,就跑去咨询医生: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
高 血 脂
“高血脂”在体检“高氏兄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中可是赫赫有名的老大,患病率高居榜首。在中国,每10个成年人里就有4个血脂异常。
高血脂医学术语为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
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肥胖等),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

每个人拿到抽血的化验单,第一眼看的都是单子上有莫得箭头符号,如果有箭头,嘿,脚杆儿都要吓耙!
但是,专家说了,不能光看这些箭头来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高血脂!

血脂其实是一个大家族,每个家族成员的个性特点都不同,有的血脂“干坏事”,高了不好,有的血脂“干好事”,低了也不好。
血脂——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TG)就像能量补充包,由甘油与3个分子的脂肪酸化合而成,为身体存储能量,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器官那里去。
平时,大家减肥吼的“燃烧我的卡路里”,其实燃烧的就是这个甘油三酯。

当它升高就会让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而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5.65 mmol/L),还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血脂——胆固醇
胆固醇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我们体内的胆固醇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靠吃,约占30%,主要来自动物内脏、蛋黄、奶油及肉等食品;另一个是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约占70%,人体内每天可自身合成约1g左右的胆固醇。
说起胆固醇,大家都知道胆固醇高了要生病,但是,并不是所有胆固醇都是不好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保护血管的清洁工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将周围组织(包括动脉壁内)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分解,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同时,HLD还具有抗LDL氧化的作用,并促进损伤内皮细胞的修复。HDL - C < 1.0 mmol/L 属于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破坏血管的黑老大
当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血管的“旅行”过程中,一旦发现动脉内膜有损伤,就会停下来慢慢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形成黄色斑块样物质,逐渐积累,并导致管腔狭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可能引发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130mg/dl时建议开始药物治疗。

很多人以为,只要体重正常、体型苗条,就不会有高血脂。这种看法不完全对,肥胖确实是血脂异常的风险因素,但瘦子也可能会有血脂异常的问题。血脂高不高,不能靠胖瘦来判断,要根据血脂检查的结果来判断。大家看到箭头符号也不要慌,医生会根据你的表现、症状结合检查结果,来建议你是否需要治疗还是不管它。
高脂血症往往不痛不痒,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不做化验难以发现,所以被称为“隐形杀手”。


如果已经确诊了高脂血症,也别担心,听从医生的建议,合理管控饮食,规律作息调节血脂。除此之外,中医根据高脂血症形成的根本病机,总结出四个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症的穴位,它们堪称人体的“天然降脂药”,大家平时不妨多按按这几个穴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鉴于高脂血症的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导致的痰浊内生,故治疗也多从脾论治,以健脾化痰为治则,取穴以脾胃二经为主,其中丰隆穴最为常见。
《玉龙歌》记载曰:“痰多宜向丰隆寻”。丰隆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是祛痰湿的要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八寸。据临床研究,用艾灸丰隆穴1-3个月可以使高脂血症有明显改善,临床上还经常针刺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其穴主气血所生病,善治脾胃疾患及气血、血脉方面的疾病,有和胃健脾、去湿化痰之效。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直上3寸处,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其气通于肝、脾、肾,可达到调理三脏的目的。

内关穴位于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其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并与之合于心、胸、胃,有宽胸、理气、和胃的作用。且心主血脉,按摩该穴有疏通经脉、行气活血之功。

按摩时,以拇指指腹有节奏地用力按压,适当配合按揉动作,使之有阵阵酸麻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每天按摩3~5分钟,即可有效预防高血脂的发生,还能起到降血脂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