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秋风来,腹泻患儿排成排。
入秋以后,早晚逐渐转凉,冷热交替之际,细菌病毒最易繁衍,肠道病毒又开始作乱,发热腹泻的孩子明显增加。

秋季腹泻有哪些表现?怎么治?提前get这些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让孩子少受罪!
秋季腹泻一般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人-人接触传播,空气飞沫也是可能的传播途径。
6个月~3岁的婴幼儿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防御能力弱,更容易受到轮状病毒的攻击。
秋季腹泻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3天发病,大多数孩子会出现以下这些症状:
发烧:最先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流鼻涕、发热等,体温多在38-40℃之间。
呕吐:病初几乎都有呕吐,持续2~3天。
腹泻:呕吐后出现腹泻,症状是典型的“三多”—— 次数多、量多、水多,可能是黄色的水样便,也可能是蛋花汤样便,也许会有少许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味。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防止脱水,通常一周左右可自愈。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是纯绿色疗法,因此采用传统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不失为优选方案。小儿推拿是通过缓柔手法刺激,促进大肠对水分的吸收而止泻。轻度腹泻,每天推拿1~2次;重度腹泻,应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推拿调理,每天2次。
补脾经:由孩子的指尖向指根方向持续直推100~500次,能调理脾胃,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补大肠:用拇指螺纹面由孩子的食指尖直推向虎口100~500次,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揉天枢:用食、中指端同时按揉左右两侧天枢穴50~100次,可以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逆时针摩腹:用手掌或四指在孩子整个腹部做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摩动100次,能健脾止泻。

推上七节骨:用手指螺纹面着力,自下向上做直推法100~300次,有温阳止泻的作用。

(推拿时可使用按摩油进行润滑,以防皮肤受损。)
家庭护理
在护理腹泻患儿时,家长可重点关注几个要点:
一是要预防脱水。小孩发烧、呕吐、腹泻很容易脱水,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或口服补液盐以防止脱水。
二是要注意饮食。不要强迫进食,要适量少吃多餐,不吃生冷硬、脂肪多的食物;不主张禁食,应坚持继续喂养,若没有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可继续母乳或配方奶喂养。
三是注意护臀。年龄较小、使用尿布的患儿,要注意及时清理粪便,轻柔擦干后使用护臀油,避免粪便、尿液刺激皮肤引起尿布皮炎。
虽然秋季腹泻具有自限性,但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 出现持续24~48小时的发热;
● 持续呕吐,便中带血;
● 呕吐物看起来呈绿色、带有血丝或呈咖啡渣状;
● 拒绝进食或者喝水;
● 严重的腹痛;
● 出现重度脱水的情况:如精神萎靡、昏睡、4小时内无尿,哭无泪、眼窝深陷等情况;
● 口服补液盐效果不佳;
● 腹泻症状持续7天未见好转等。

* 注意: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的效果也会有区别。
*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