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患者必看!这5个穴位能帮你降压
2023-05-18 10:09 阅读量:120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约有2.45亿成人患高血压,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即血压升高,是血管压力持续升高、受到的压力增加而产生的疾病。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规定:血压标准数值已从120/80变成130/85,收缩压在130~139之间,舒张压在85~89之间,只要血压能够控制在标准之内,能够判定为是标准的血压数值。
 


 

高血压患者常见头晕、头胀、耳鸣、颈痛、胸闷、心悸、气短、恶心、乏力等症状。同时,高血压还伴发心衰、房颤等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
 


 

我们的血压是如何一步步失控的?
 

在临床上,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大类。在我国,95%左右的高血压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生与遗传年龄精神压力环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年轻化趋势明显,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毫无感觉。
 


 

我们该如何防治高血压呢?
 

高血压是可防、可控、可治的,防治高血压应减少脂肪摄入,积极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保持心态平衡,定期自我监测血压等,对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积极进行降压治疗,定期到门诊随访,及时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除了吃药,日常还可按摩以下几个穴位来降压:
 

01  降压沟穴

位置:降压沟又叫耳背沟,耳穴名称。降压沟位于耳廓背面,取穴时把耳朵翻过去,由内上方斜向下方行走有一明显的点状凹陷处。
 

功效:降压沟是耳朵上的降压反应点,血压高的人,按着这里就有跳的感觉,等这里不跳了,血压就降下来了。

方法:当血压升高时,以双手食指或中指指腹,从上而下按摩双耳背的降压沟,由上而下按摩10分钟,以红热为度。
 

02  足三里穴

位置: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穴与解溪穴连线上。
 


 

功效: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按摩足三里穴,可以治疗头痛、鼻炎、颈痛、哮喘、高血压、腹胀以及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等各部位疾病。

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摩足三里穴,每次5—10分钟,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03  内关穴

位置: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调节作用,能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等病症。

方法:用食指和拇指夹住手腕按摩穴位100~200次,同时配合调整呼吸,效果较好。
 

04  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底部,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
 


 

功效: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引热下行,调和阴阳,使血压趋于正常。

方法:中老年人可使用按摩器材,如用按摩棒来点按涌泉穴,每次50下,一天可点按2~3次,能起到降压的效果。
 

05  曲池穴

位置:屈肘成直角,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功效:按摩曲池穴具有清热、平肝的作用,对于肝经热盛证型的高血压有很好的降压效果。

方法:手肘弯曲成直角,四指抓住手臂,大拇指进行按压3到5分钟,能稳定血压。
 

穴位按摩有助于降压,但效果因人而异,不可代替药物治疗。中医讲究『辨证』治病,不同证型的病人,治疗用药也不同,如果发现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建议及时就医。

【END】

*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