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复阳”“二次感染”的新闻沸沸扬扬,发烧、咳嗽、嗓子疼等症状再次重现。有网友担心会不会再次感染?“二阳”的症状会不会更严重?
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新闻发布会,专家表示,国内疫情目前仍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各地医疗服务秩序正常,全国未出现规模性疫情。
但病毒仍然存在,病毒株还在不断变异,所以建议大家做好防护措施,保护自己以及家人。
新冠“复阳”和“二次感染”有何区别?
复阳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也阴性了之后,再次检测发现又阳性了。一般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
二次感染是指这一次的新冠感染已经彻底康复了,但又发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并且核酸的CT值也比较低,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

新冠二次感染有哪些症状?
无论是二次感染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临床表现目前来看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重症的病例目前还很少,主要是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嗓子疼、鼻塞流鼻涕、消化道症状及其他症状,如身体疼痛、味觉嗅觉丧失等症状,需要警惕自己是否中招了,可以通过抗原检测来检查自己是否为新冠二次感染。
当前,传染病多发,甲流、新冠、普通感冒等也会出现发热等症状,来看看应该如何区别。

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 呼吸困难和气短;
• 经过药物治疗后仍发烧超过38.5°C,持续3天以上;
• 原有基础病加重,用药也控制不住,或出现心前区疼痛;
• 儿童出现嗜睡、呕吐、腹泻、拒食等情况;
• 孕产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或者胎动异常等情况。
哪些人容易被感染?
有三类人群易被感染:未被感染人群、免疫水平下降人群及存在免疫缺陷人群。因此,要高度关注高龄老人,没有接种疫苗的、有基础病的人群,避免感染或者减少感染的风险。因为无论是变异株还是二次感染,都会使这些高风险人群面临着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

感染后应该如何应对?
如果已经感染,除了对症用药、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外,还可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或消除身体的不适症状。

穴位推荐
发热——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是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汇处,具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用于感冒、发烧、落枕、颈背痛、腰椎疼、粉刺等病症。

咳嗽——天突穴
天突穴是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能够通肺气,对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咽炎和扁桃体炎等都有疗效。

咽痛——少商穴
少商穴属于手太阴肺经穴,位于人体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具有清泄肺热、开窍利咽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痛喉肿、中风、中暑、昏厥、发热、癫狂等疾患。

鼻塞、嗅觉减退——迎香穴
迎香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有“鼻病第一穴”之称,具有清热散风、宣通鼻窍、祛风止痒、理气止痛的作用,是临床治疗鼻塞、流涕等鼻疾诸症的常用穴。

头晕头痛——风池穴
风池穴是足少阳经、阳维脉的交会穴,位于项后枕骨下两侧,当斜方肌上端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具有平肝息风、疏风解表、清头明目、通利官窍的功效,是治疗风证的要穴,头部疾病的常用穴。

腹泻或便秘——天枢穴
天枢穴是胃经上的重要腧穴,也是大肠的募穴。天枢穴与胃肠道联系紧密,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用于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症。

按摩方法
按摩过程中,可用大拇指指腹按揉穴位,也可以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进行按揉。建议每个穴位按摩3至5分钟,每日3至5次,缓缓用力。在实际操作中应视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注意事项
• 力度适中,尤其帮年长者按揉时,力度要减轻,防止骨折。
• 局部皮肤可以涂抹介质(如按摩油等),防止皮肤损伤。
• 妇女在孕期及经期期间,腹部不宜按摩推拿。
• 被操作者在饥饿、饱腹、虚弱状态等情况下不宜按摩推拿。
•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的效果也会有区别。
缓解症状都是在发生感染之后,为了少受病痛的折磨,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注意社交距离、保持咳嗽礼仪等好习惯还要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