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游怕头痛晕车、腹泻腰痛……一定要记住这几个穴位!
2023-04-28 15:20 阅读量:154

 

五一小长假来啦!

很多人都会选择外出旅游或回家探亲。说到外出旅游,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比如晕车呕吐、腹痛腹泻、突然昏迷等,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一时间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其实,在我们身体上就有急救穴位,学会正确的按摩方法就能有效缓解症状。平时多刺激这些穴位,还能预防很多常见病,赶紧收藏起来吧!
 

01.晕车呕吐——内关穴

在旅途中,很多人可能有过晕车、晕船、晕机等经历。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穴之ー,具有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可以很好地缓解头晕、呕吐、胸闷等症状。

操作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掐按另一只手的内关穴3秒钟,力度以感到酸麻胀痛为宜,然后松开一秒,反复刺激3分钟,然后再换手点按。如果这时能口含生姜片,肚脐处也放一块,效果更好。
 

02.肩颈腰痛——后溪穴

自驾游长时间开车,或者乘坐长途交通坐姿不正确,都可能出现腰痛、脊柱痛、颈肩痛等不适,按揉后溪穴,可迅速缓解。后溪穴是八脉交会穴,与督脉(位于脊柱正中)相通,所以脊椎上的病它都管。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后溪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03.头胀头痛——太阳穴

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是头部的重要穴位,揉按太阳穴可清肝泻火、止痛明目、通经活络、振奋精神。

操作方法:用双手中指指腹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揉太阳穴,力度千万不要过大,以免使头痛加剧。
 

04.腹痛腹泻——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操作方法:在旅途中出现腹痛、腹泻,可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双腿的足三里穴,待有酸麻胀痛感后3~5分钟,症状可明显减轻。但要提醒,如果肠胃病症严重,还是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05.便秘——天枢穴

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刺激此穴有改善肠胃功能,治疗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病症。

操作方法:便秘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可产生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06.昏迷休克——人中穴

人中穴(人中穴即水沟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掐压人中穴有醒神开窍、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因此突然中毒、中暑、中风昏迷时,用大拇指掐压人中穴有急救作用。

操作方法:将大拇指指尖压在穴位上,一紧一松地掐压,力度要贯穿指端,节律均匀。

(掐人中前,应先察看患者有无呼吸、心跳,如果没有,应先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07.心脏不适——极泉穴

突然感觉心悸、心痛,这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前期症状,危急关头一定不要慌,先拨打急救电话,不要随意走动,听从急救人员的指令等待救援,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家人可以弹拨患者心经上的急救穴——极泉,争取宝贵的救护时间。

操作方法:用拇指伸入腋窝内用力弹拨极泉穴,注意弹拨时手指要用力向内勾按,速度不要过急,有酸麻感即可。
 

08.鼻子出血——太溪穴

外出旅游,饮食难免辛辣,加上熬夜、抽烟会导致心火旺盛、循经上炎,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的原穴,按压有引火归元、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的功效。

操作方法:左鼻子出血时,用拇指指腹按右脚太溪穴,一松一紧进行按压,至症状缓解即可。右鼻子出血则反之,按压三分钟可止住鼻血。
 

09.血压升高——劳宫穴

劳宫穴五行属火,按摩此穴具有清火安神作用。当高血压患者情绪不稳定时,血压骤然上升,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可按压劳宫穴泻火降压。

操作方法:按压时平稳呼吸,沉静心气,左右手交替按压劳宫穴,以穴位感到局部酸胀为宜。
 

10.急性扭伤——大包穴

大包属脾的络穴,具有通诸络、束筋骨、利胸胁的功效,可用于调理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急性腰扭伤、脖子扭伤、肋间神经痛、岔气,可以按揉大包穴。

操作方法:用右手食指及中指指腹点按左侧大包穴,边按边揉使大包穴处产生明显酸、麻、重、胀感,再用掌心轻揉,轻轻拍打腋下放松。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按揉10-15分钟,每天1-2次。

* 注意: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的效果也会有区别。

*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