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2024年国家高等学校“中医针灸脑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学术论坛暨研究生暑期国际学术交流营暨中德智慧中医学术交流活动圆满落幕!

德国吕贝克大学医学信息研究所马尔钦·格泽戈泽克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智能医学学院院长蒋涛教授、副院长孙涛教授,欧美同学会成都留德分会李汶莲等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成都智数医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伟携联合创始人吴俊、王信果,销售服务中心总监赵超,产品研发中心经理祝斌林,市场运营部经理尹丽萍等领导进行了热情接待。

本次活动汇集了来自中德两国的顶尖学者与行业领袖,旨在汇聚国际智慧与力量,助力中医医学创新融合发展,促进创新链、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中医现代化科技产品新质生产力发展。
创新体验:见证中医数字化进程
活动伊始,智数医联联合创始人吴俊带领马尔钦·格泽戈泽克(Marcin Grzegorzek)博士及蒋涛院长一行人参观了智数医联的文化背景墙和研发成果展示区,并一一介绍公司的发展和中医学科数字化教育装备产品。


通过亲身体验中医针灸推拿数字化教育产品,Marcin Grzegorzek博士一行表示对我们的创新产品感到非常的惊喜,感受到了智数医联在智慧中医领域的前沿技术,同时对产品的技术实现问题提出了一些疑问,智数医联产品研发中心经理祝斌林一一解答交流。数字化与中医的结合不仅是中医教育方式的现代化趋势,更为未来中医与科技的更多结合提供了无限可能。

前沿洞察:探秘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随后,代表团访问了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园前沿医学中心。作为成都市重点打造的生命科学产业集聚区之一,该中心不仅展示了成都乃至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成就,也为参会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医现代化科技产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会。

思维碰撞:创新链、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
座谈会上,智数医联总经理冯伟主持会议并发表欢迎致辞。随后,与会嘉宾围绕“创新链、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1 【跨越国界】构建中德合作研发平台
Marcin Grzegorzek博士团队介绍了德国吕贝克大学医学数据科学实验室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情况,他提到:通过“111计划”中医针灸脑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吕贝克大学医学信息研究所和成都中医药大学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今了解到成中医和智数医联的成果转化合作后,他感到非常惊喜。


2 【育才兴医】培养国际视野的中医药人才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专家们从教育和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关于如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药人才的战略。他们认为,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中医教育装备的精准性,并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 【成果转化】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智数医联总经理冯伟介绍称,公司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已产出一系列成熟的中医数字化教育装备产品,这些产品已经在国内多所高校和公立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非医院环境下的家庭常见穿戴式设备,公司的研发响应也十分迅速。未来,希望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中医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推动智慧中医产品走向海外市场,服务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中德互联:科技赋能,加速中医出海贸易
此次中德智慧中医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不仅加深了三方在智慧中医领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也为推动中医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Marcin Grzegorzek博士指出,尽管德国有自己的医疗体系,但是很多德国人都尝试过中医针灸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市场在未来必将不断壮大。他表示,希望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和优势,促进德国吕贝克大学、智数医联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合作,这一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合作,必将推动智慧中医产品的研发,完善医疗体系,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智数医联总经理冯伟表示,非常高兴听到Marcin Grzegorzek博士的建议,因为智数医联一直都有将产品推广出海的计划,如今与德国吕贝克大学合作将加速这一计划的推动,我们非常乐意与德国专家团队及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合作研发,将现代技术与古老中医精髓深度融合,共同推进智慧中医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中医出海贸易在全球健康领域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座谈会尾声,三方还约定了下一次深入交流具体合作细节的时间,并赠予了具有纪念意义的礼物,以此象征三方对未来合作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智数医联将在未来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联系,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中医医学创新融合,为中医现代化科技产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