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2《岐黄中国-针灸》|智数医联中医首席科学家梁繁荣教授携「国家973计划项目」转化成果—全身针灸仿真人训练系
2024-07-03 11:15 阅读量:72

探岐黄之术,共赏中医药之美。7月2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生命线》栏目推出的《岐黄中国》第二集“针灸”开播,节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作为主讲人,成都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梁繁荣、校长余曙光,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郭义等权威专家作为特约嘉宾,共同探寻针灸的传奇世界。
 



《岐黄中国》通过“本草”、“针灸”、“方剂”、“节气”、“体质”五个维度,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智慧,传递着古人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数千年的时光,中国古人创造出了不起的针灸技艺。
 


 



从《黄帝内经》所记载的“12经脉”,到宋代针灸铜人的精美呈现;从公元6世纪传到海外,到如今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针灸之术千年传承,一根根小小的银针,为世界人民带去健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疼痛医学的开创者韩济生院士,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针刺镇痛原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国际上为针灸正名此后,韩济生院士在2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209次演讲,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阐释了针灸的科学内涵,针灸止痛疗法在西方被广泛传播,将针灸真正推向了世界。
 



面对国际上对于穴位与针灸疗效是否关联的质疑,2006年我国启动了针灸领域的首个973项目“基于临床的经穴效应特异性基础研究”。十余年里,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的带领下,全国200多位学者对心绞痛、偏头痛等病症进行研究,对全国20多个省5000多名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比对了穴位与非穴位、同一经脉不同穴位以及不同经脉不同穴位的疗效。试验结果证明,针灸有效率高达70%至90%,向世界证明了穴位的存在及其有效性。
 




基于梁繁荣教授的国家973计划项目的成果转化产品-全身针灸仿真人训练系统亮相节目。产品由智数医联与梁繁荣教授紧密合作,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针灸理论、技法及临床实践进行数字化、智能化重构,联合输出的中医学科数字化教育装备,以科技赋能针灸科研和教学新路径,革新传统针灸教育方式,打破地域、机构间的壁垒,促进全球针灸学者的知识共享与协同创新。
 



▶ 加快针灸人才队伍培养,让“专才”为“国粹”代代相传凝聚能量
 

梁教授提到:“因为操作不到位,说穴位没有特异性,这是不负责任的。”
 



在节目中展示的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针灸操作模拟,这一做法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对针灸技能的熟练程度,同时也可以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为满足科研领域对精深针灸技艺的高要求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如今,智数医联还结合全身针灸仿真人训练系统及其他中医数字化教育装备,倾力打造了以“教、学、管、评、测、练”教研活动全场景的中医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智能解决方案。在数字化、产品化的战略规划下,提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中医针灸的虚拟仿真实训环境,支撑构建共享、开放的智慧中医生态。
 



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针灸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功效,不仅未曾衰落,反而愈发璀璨夺目。如今,它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成为人们接受程度最高的传统医学之一。
 

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我们坚守中医之正道,汲取古人智慧,同时不断创新,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助力中医药走向现代化。我们坚信,针灸这一瑰宝必将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造福世界人民。

 

上一篇
下一篇